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柬埔寨背包攻略.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柬埔寨背包攻略. Show all posts

第三天、第四个景点:涅槃宫 (Neak Pean)….. 我喜欢它那一种心里说不出来的宁静…

不知怎么的….
我总下意识的感觉到这是我其中一个最喜爱的景点
奇怪的是它并没有什么特殊造型或是特别的景点
只是说不出来的喜欢

我猜是喜欢它那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吧?
它没有微笑高棉那摄人心神的四面佛造型
也没有小吴哥那种伫立千年的美态
更加没有巨大树根盘绕的澎湃感觉

它只是静静的小立..
四面小池..
静静地守候着中间的那头半蹲的神牛

(据说神牛的尾部有着人像,根据神话这它曾从危险中把人民成姓带离险境。唯一遗憾是当时的水位稍高,无法走到立在中间的神牛像仔细地拍摄。下一次吧,下一次肯定会再来!)

喜欢这里也可能是它并没有太多的游客
还它一份宁静。

走在黄黄的泥淖小路里
看到拉长的身影
想着以前的太医院的医生
走着相同的一条路
给人民百姓看病
这是一份多么大的荣耀呀?





1)    嘟嘟车司机把我们放下在门的前方,然后我们就沿着这条小路走进Neak Pean里去了 


 2)    春城无处不飞花,而在吴歌则是“吴歌无处不linga!


 3)    远远眺望,池水的正中,立着一尊帮助人民百姓的神牛。


 4)    这是旁边的四个池水中的其中一个。由于水位已干,游客可以走下小池们看着四尊不同造型的排水神像。


 5)    这是其中一尊排水处的造型,当正中池水的水位已高时,它就会从小孔洞正中,缓缓地流入其他四个小池里去了。


 6)    坐在大大的石块板中,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7)    掬一把池水,洗涤人心。


 8)    这是大象造型的排水处。是不是很特别呢?


 9)    水从口里的小洞慢慢流入小池里…..


 10)  走出Neak Pean后门,看到小小黄梨。很香甜呢!到柬埔寨来的朋友,这里的水果是不可以错过的,尤其是这种小黄梨!



11)  这种不知名的小香豆,好吃好吃!~(阿BAI, 这是叫什么呢?)


-----------------------------------------------------

网络资料

【涅槃宫 (Neak Pean)

涅槃宫 (Neak Pean),高棉文的意思应该是「两条蛇的盘踞」,在东方古老的神话常常「龙」「蛇」不分,都叫『Nega』,Neak Pean 也许译为「龙蟠」更为恰当。小小的神庙在水中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颗水中明珠。

神庙矗立在两条多头蛇交尾缠绕的圆形基台上,建築中心是一个圆形基台,基台浮於大水池的中央像个小岛,岛上有一座仿造「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庙。中央的水池象徵印度古老神话里喜马拉雅山上的圣湖。

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信奉大乘佛教,在位时期积极进行各项建築工程,史学者认为他在位 37 年中,以攸关民生生活所需的公共工程为第一优先,包括盖水库、铺路修桥、建101所驿站、102所医院,其中涅盘宫(Neak Pean)算是一座寺庙疗养所,在当时是一个大医院。

此庙供奉的神并不清楚,但能确定的是庙中彫刻的佛像为菩萨的头像,所以这是一所佛寺。按照『Cœdes』、『Finot』和『Goloubew』叁位考古学家的说法﹑『Neak Pean(龙蟠宫) 中央的水池就是仿照『Lake Anavatapta』而建,『Lake Anavatapta』就是中文佛经中的『阿耨池』 ( 或阿耨达池 ),不同时代的佛经也译成『无热池』。『阿耨池』在喜马拉雅山之巅,传说天下四方之水来自阿耨池,阿耨池的水又来自名为『Anavatapta』的龙王,祂吐水(龙涎)入池。阿耨池的水,经狮口而入『Ganga』河,经象口而入『Sindhu』河,经马口而入『Vakshu』河,经牛口而入『Shita』河,四河分向东、南、西、北,最後抵达『Jambudvipa』之地。

而大水池(被称为圣池)四边各连接一座小水池,而大水池的水得个别通过四座雕有象(北方-代表水)、马(西方-代表风)、狮(南方-代表火)、人(东方-代表土),当时的人们在主池底部种满药草,雨季池水涨满,药草於水中自然分解而成为药池,药水由大水池流入小室中代表阴器的扁平凹槽,再由各出水口流出,底下设有莲花座,病患便跪在这裏以药草水淋身治病。由於四座小水池据说有不同的疗效,病人分别被判别病症,将遵循指示去做药水浸泡。小水池出水口上方的遮盖屋顶还雕刻著诊治病人、按摩的图像。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说,「北池在城北五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数间,金狮子、金佛、铜象、铜牛、铜马之属皆有之。」不过周达观这段记载,是写在城郭篇的,反而在病癞篇里,没有写到这个北池的治疗效果。在病癞篇中,周达观说当地土人如果生病,就是勤快的洗澡洗头,然後让病自然痊癒。不过显然只是洗澡洗头的治疗效果不太好,因为「患痢者十死八九」。现在这个涅盘宫是不是周达观说的北池?不知道。不过一般学者似乎都愿意相信这里就是北池。的人面,似乎看著吴哥城而幸福地微笑著。

第三天、第三个景点:达松寺 (Ta Som)….. 娇媚的智慧女神(Aspara)特别造型的寺庙…




从Eastern Mebong到Prasat Ta Som大约是2.6 km, 费时只须三分钟。


Aspara女神造型(一)


Aspara女神造型(二)


根据所看到的,我发现,吴哥的建筑雕刻是先把石块叠上去,然后再由匠工们进行雕刻,不懂对吗?


在乱石阵中....


这就是Linga(阳具)和Yuni (阴)。仔细看看它就像是子宫造型,对吗?而中间应该竖立着一枝Linga.....根据高棉传统,水经过了Linga与Yuni后所流出来的称为”圣水“。(在其他古迹中,也不乏此类Linga和Yuni的造型物)。而在著名的“河底浮雕”,就是在吴哥城的水源头,底下全是Linga与Yuni,借此净化水源...


我总是喜爱拍摄蓝天与古迹...(阿亮要开始唱:蓝蓝的天...)


达松将军庙里的小石门,与其他的吴哥建筑没有两样....


微笑的高棉...


Ta Som里的东塔门,被树根牢牢抓住...


古迹要倒塌了,这是它的支撑点....


初走进这一座“达松将军庙”时,看见的是“微笑高棉”再次的重现

如果你记得,我应该告诉过你,微笑高棉是我最喜爱的吴哥建筑特色


和其他吴哥古迹没有两样

只是古道上更多的风化了的石板


唯一不同的是:

1) 造型不同的aspara女神像,每座都有着长长的耳珠

2) 东塔门外的石门被树根纠缠了千年….

(本来在这里看到树根盘庙的景像是很震撼的不过这种感觉一和Ta Prohm相比时,就给比了下去。因为那儿的更加多、更加壮的树根)


如果你到这里来

给你的建议是不妨找找每一座不两同的aspara…

再看看你能收集到多少种的不同耳垂的女神像

再到东塔去看看树根如何缅怀着它的古石门

一生一世

纠缠不清

-----------------------------------------------------

网络资料

【达松寺 (Ta Som)

达松寺 (Ta Som) 建於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在位期间,属一佛教建築,推测是12世纪末(1186)的建築,遗蹟的正面一样是朝向东方的,不过现在大多是从西边的门口进入。

(Ta)本身是尊称长辈的名字,松则为人名。Ta Som名称的 Ta 意思和 Ta ProhmTa Keo 中的 Ta 同义,都是指祖先。Ta Prohm Preah Khan 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为了纪念父母而建的,而这里还不清楚是为了谁而建的?


但应该是祭祀祖先用的。很多中文的网页资料上面都称这为「达松将军庙」,而且都是这样叙述的:『达松将军庙﹝Ta Som﹞,此庙由微笑国王闍耶跋摩七世,为纪念当初吴哥王朝全盛时期东征西讨,骁勇善战之达松将军所建。』


达松寺 (Ta Som) 整座建築算是相当精简,围墙约有250公尺见方,城墙的四个出入口也有国王的四面微笑佛,东侧的塔门还被古树给包围环绕,树与塔融合为一体,已经分不出是塔还是古树了。进出透过东西两侧的门廊,最外侧的二门皆具有微笑标帜的塔顶。


达松寺里的小佛像几乎都被挖掉,仅剩的佛像,在吴哥隐没的几百年间树木就如此的与古蹟共生,这也是吴哥的另一种风貌吧。


进入了达松寺,主要目的是看这里的 aspara 神像。在这里的 aspara 女神,都有个特别的形象,就是长耳垂。这里的aspara女神还以娇媚著称,除了耳垂特别加长之外,还会玩弄他们的长髮。


另外记得一定要走到东塔门,因为达松将军庙除了著名的长耳垂女神之外,更有名气的一个点,就是他的东塔门,一个已经与古树分不开的塔门。当一根树与塔门如此连结之时,已经不知道树是破坏这个建築的兇手,或是支撑这个建築的帮手了。就在东塔门外,可以看到盘根错节的树根就攀在这个塔门的外面,而微笑的人面,似乎看著吴哥城而幸福地微笑著。

第三天、第三个景点:东美蓬寺 (East Mebon)….. 曾是镶嵌满水晶宝石的寺庙…






虽然炎阳高挂,但是看到牧童与群水牛缓缓走过,这画面不禁悠闲起来了....


块块的大石,它见证了多少的岁月与繁华....


看着风化了的大石,不禁令人缅怀古老的传说。


小须弥山就在眼前,你有什么心理上的不平放不下呢?


密密麻麻的小孔洞,想想当年镶嵌着耀目的水晶宝石给它带来的风华绝色!
如果能学着卫斯理小说里的彩虹,穿棱时空,拍照的照片会是多么令人震撼呢!


吴哥的细腻雕工,一直是吸引我心的最佳重点!


从层层的石门下透视,层层化不开的历史古早味,跃然眼前


记忆中当我们到了东美蓬寺时….

感觉上十分凉爽

但不是宁静


一群的牛儿缓缓走过….

前头的牧童赤着脚、拿着小树枝在引导着….

这个画面在当时炎阳下的我们

还是在心里留下了自在无碍的感觉


高耸的大树就在路的两旁

雨盖式的大树给了许多tutut车夫停车的所在

游客们就在这里前往东美蓬寺的大门

但是小贩们正在贩卖着当地的土产、椰水..

(建议可以买一些当土的时节水果吃,尤其是小黄梨,实在甜得可以)


还有小孩子们拿着产品

口里呢喃着什么


围绕着游客卖东西

此起彼落的声音


划过了静静的天空….

是人间的杂音吧!

(不过我还是觉得这种声音还是让你仍感觉置身人间吧?哈)


里面的一些废瓦蹋片下

看到类似Prasat Kravan(豆蔻寺)的小空洞


据说这里也是一个镶满着水晶宝石的寺庙

看看密密麻麻的小空洞

思绪飞回到了千年前的吴哥东美蓬寺

整座寺庙在阳光闪闪照耀下

把水晶照耀得更加迷人

这种画面是多么地震撼人心呀!


古代的繁华

终于不抵时间的洗礼而悄悄老去

昔日的恩怨情仇

不也在微风中袅袅消失了吗?

给我满怀心事的朋友们,你那心事,怎么还纠缠在心头呢?

-----------------------------------------------------

网络资料

东美蓬寺 (East Mebon)


东美蓬寺(East Mebon)建於西元 953 年,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为了祭祀祖先所盖的祖先庙。


罗贞陀罗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建造东美蓬寺(East Mebon)的目的,是作为纪念其双亲的祖先庙,属於婆罗门教的建築。婆罗门教派的建築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徵,就是须弥山的概念。


东美蓬寺(East Mebon)最特别之处在於,此寺是建在东大人工湖 (East Baray) 的小岛上。东大人工湖当初为耶输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所建造,这人工湖长有 7,000 公尺,宽有 1,800 公尺,湖水引自暹粒河,总蓄水量高达 550 万立方公尺。说耶输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889 年时加冕,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建立蓄水池可以供应农作物的用水,就是东大人工湖 (East Baray)


东美蓬寺高台上的五座塔,呈现石砖式塔林建築的风格,墙外有神气的石狮。外墙是人像雕刻,塑像仍然只有简单的装饰,并维持以正面呈现的形式化雕塑。塔的主体中间是门楣的雕饰,有独特的假门。


门楣雕饰相当丰富,主要是印度教个神祇的雕饰。古高棉人擅长工艺建築,尤其是砌石雕刻的浮雕壁画,加上印度教神话史诗的栩栩如生,在蓝天白云下,显的非常壮魄。


屋簷壁上的坑洞,为当时镶嵌水晶宝石的地方,现在当然现在都已剩下坑坑洞洞,宛如痘疤般失去了当时华丽的光芒。由寺中的碑铭记载,以及红砖结构上有铁鎚的刻痕可以得知,原本这些红砖建造的寺庙外墙,都覆盖有以石灰为主要原料的灰泥层,用做外墙的粉饰。东美蓬寺的正门,据说就是当时上岸参拜的码头。当然现在人工湖早已乾涸,看看四周,除了茂密的树林,就只有滚滚黄土而已了。


根据铭文的记载,东美蓬寺中供奉的神明除了有妣湿奴 (Vishnu) 与梵天 (Brahma) 之外,还有罗贞陀罗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以其父母肖像为蓝本所雕刻的湿婆 (Siva) 和雪山神女 (Parvati)


雪山神女 (Parvati) 是湿婆 (Siva) 的配偶,也是妣湿奴 (Vishnu) 的姊妹,是山神也是主掌生殖的女神。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说,「东池在城东十里,周围可百里。中有石塔、石屋,塔之中有卧铜佛一身,脐中常有水流出。」不过周达观这段记载,是写在城郭篇的。可见在元代时,寺中原有卧铜佛一尊,而卧佛除了让信徒供奉外,还设计成可让水由佛之肚脐流出。